成都市东郊的龙泉驿区,隐藏着一处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之美的安息之地——金龙山公墓。这里不仅是一处让逝者得以安息的圣地,更是生者缅怀追念、感受生命奥秘的殿堂。金龙山公墓地处龙泉梨园二绕外,坐北朝南,享有最好的朝向。公墓紧邻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五洛快速通道、成安渝高速、沪蓉高速等交通干线环绕其间,为前来祭扫的亲友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特别是五洛快速通道的开通,大大节省了通行时间,使得金龙山公墓成为众多家庭为亲人选择安息之地的理想之所。
金龙山公墓所处山势状如向环山口外振翼欲飞的大鹏,山中梨林成片,花郁草绿。阳春三月,梨花簇拥,冰清玉洁,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公墓前有黄水河绕山而过,水势平缓,如玉带缠腰,寓意着后人财路亨达。同时,金龙山公墓还紧邻洛带古镇和五凤古镇,为前来祭扫的亲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金龙山得名于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传三国时蜀地刘备曾至此地观星测运,见一山如盘龙,空中云彩似大鹏,久不散,遂置龙袍于山而晒,金光灿烂,祥芒万道,山民见之谓金龙舞,互传久而成颂,故名“金龙山”。此后,金龙山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吉祥之地。1991年,政府在如鹏似龙的山首建起了规划占地约200亩的公墓,命名为金龙山公墓,寓意着吉祥与安宁。
金龙山公墓的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各个价位俱备,满足了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无论是想要简约经济的安葬方式,还是追求高端奢华的墓地设计,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同时,公墓还提供了多种葬式选择,如草坪葬、壁墓、景观墓等,满足了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金龙山公墓不仅是一处普通的安息之地,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这里安葬着川剧表演大师周企何先生等多位名人,他们的安息之地不仅是对他们一生贡献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这片土地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金龙山公墓的管理团队秉承“尊重生命、服务至上”的理念,为逝者家属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无论是墓地的选择、安葬仪式的安排,还是后续的祭扫活动,公墓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公墓还设有专门的客服热线和上班时间安排,方便家属随时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
金龙山公墓周边景点丰富,洛带金龙长城和五凤溪等旅游景点近在咫尺。前来祭扫的亲友在缅怀亲人的同时,还可以游览这些美丽的景点,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特别是洛带金龙长城,作为成都近郊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金龙山公墓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实惠的价格选择、名人的安息之地以及周到的服务团队和丰富的周边景点成为了众多家庭为亲人选择安息之地的理想之所。
金龙寺的始建年代据「重修柏茂山金龙寺碑记」所载:“柏茂山之有古寺也,炎汉肇修,后周递造玉女铜官而外撑奇峰”。据此可查金龙寺的始建似应在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后周时期「公元947-950年」又进行扩建,如从扩建时起算至少有1050年的历史。寺内现存的建筑保留了明末清初寺院建筑遗风,它是龙泉地区现存的古代木构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据「重修金龙寺碑记」记载:“灵鹫名著金龙,方其柏冠一峰,泉灵两井”,现金龙寺还存有这两口「泉灵」俗成龙眼井。自建寺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在畅游金龙寺时,留下了不少题刻和诗句。如清朝简州州牧徐琰就有「宿金龙寺」:“匹马关河几十年,竭来绝顶一。绕地世路都是梦,到此官心一似禅。万树清飚空上界,五更皓月满中天。山人省识生公意,漫拟飘萍是寄缘”清·咸丰「简州志·艺文志」。